收藏百科
-
中布六百
王莽始建国二年(公元10年),推行第三次币制改革,实行“宝货制”,铸六泉、十布,中布六百即为“十布”之一,形制仿楚布,通长46mm左右,重约8g,等值于600枚小泉直一,是···
-
差布五百
王莽始建国二年(公元10年),推行第三次币制改革,实行“宝货制”,铸六泉、十布,差布五百即为“十布”之一,形制仿楚布,通长41mm左右,重约7g,等值于500枚小泉直一,是···
-
序布四百
王莽始建国二年(公元10年),推行第三次币制改革,实行“宝货制”,铸六泉、十布,序布四百即为“十布”之一,形制仿楚布,通长37mm左右,重约8g,等值于400枚小泉直一,是···
-
幼布三百
王莽始建国二年(公元10年),推行第三次币制改革,实行“宝货制”,铸六泉、十布,幼布三百即为“十布”之一,形制仿楚布,通长37mm左右,重约8g,等值于300枚小泉直一,是···
-
幺布二百
王莽始建国二年(公元10年),推行第三次币制改革,实行“宝货制”,铸六泉、十布,幺布二百即为“十布”之一,形制仿楚布,通长35mm左右,重约7g,等值于200枚小泉直一,是···
-
小布一百
王莽始建国二年(公元10年),推行第三次币制改革,实行“宝货制”,铸六泉、十布,小布一百即为“十布”之一,形制仿楚布,通长34mm左右,重约7g,等值于100枚小泉直一,是···
-
大泉五十
西汉末,王莽居摄二年(7年)始铸,初以一当五十。有大、小多种,大者钱径30mm左右,小者钱径18mm左右,存世较多。历史年代: 王莽居摄二年(7年)始铸。钱面文字: 面文“大泉···
-
壮泉四十
王莽始建国二年(公元10年),推行第三次币制改革,实行“宝货制”,铸六泉、十布,壮泉四十即为“六泉”之一,钱径23mm左右,等值于40枚小泉直一,是一种不足值货币,稀见···
-
中泉三十
王莽始建国二年(公元10年),推行第三次币制改革,实行“宝货制”,铸六泉、十布,中泉三十即为“六泉”之一,钱径21mm左右,等值于30枚小泉直一,是一种不足值货币。历···
-
幼泉二十
王莽始建国二年(公元10年),推行第三次币制改革,实行“宝货制”,铸六泉、十布,幼泉二十即为“六泉”之一,钱径19mm左右,等值于20枚小泉直一,是一种不足值货币。历···
-
幺泉一十
王莽始建国二年(公元10年),推行第三次币制改革,实行“宝货制”,铸六泉、十布,幺泉一十即为“六泉”之一,钱径16mm左右,等值于10枚小泉直一,是一种不足值货币。历···
-
小泉直一
王莽始建国元年(公元9年)始铸,是第二次币制改革的产物,废契刀、金错刀与五铢钱,铸小泉直一,与大泉五十并用,“小泉直一”是新莽布泉体系的基本单位,直径约1.5cm,制作精好,数···
